龍抬頭也叫春耕節、農事節、龍頭節,也是傳統節日。在農歷二月二,很多人會選擇在龍抬頭這一天剪頭發,就是因為傳說中“正月剪頭死舅舅”。那2020龍抬頭在哪一天呢?二月二為什么叫龍抬頭呢?
龍抬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農歷二月初二,2020年龍抬頭的具體日期是2020年02月24日,星期一,庚子年 【鼠年】戊寅月 丁酉日。
古代稱龍抬頭為中和節,所謂“龍抬頭”指的是經過漫長的冬天,冬眠后的百蟲開始蘇醒。所以俗話說“二月二,龍抬頭,蝎子、蜈蚣都露頭”。
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二,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,從此以后,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。古時也把“二月二”又叫做“上二日”。
抬頭的“龍”是由天空中星宿所構成的形象。我們都知道古代星象有“二十八宿”,“二十八宿”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又可劃分為四大組,產生“四象”:東方蒼龍,西方白虎,南方朱雀,北方玄武。
“龍抬頭”之“龍”就是其中的東方蒼龍,東方蒼龍是一個由七宿構成的龍形星象,七宿分別為: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。其中角宿代表龍角,亢宿代表龍的咽喉,氐宿代表龍爪,心宿代表龍的心臟,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。因此“龍抬頭”就是指角宿星(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)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,而其他六宿即龍的身體都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。
“龍抬頭”意味著龍結束了潛伏的狀態,意味著從此陽氣自地底而出,春雷乍動、雨水增多、氣溫回升,萬物生機盎然,春耕由此開始。
二月初二民間飲食多與“龍”有關,為了吉利,這一天的飲食都會以“龍”為名。比如吃豬頭叫“挑龍頭”,吃米飯叫“吃龍子”,吃炸油糕是“吃龍膽”,吃餛飩叫“吃龍眼”,吃面條叫“扶龍須”,吃水餃叫“吃龍耳”,肉餡寓意有福,菜餡諧音有才。另外,吃的春餅也會做出龍鱗狀的花紋來,稱“龍鱗餅”。
龍抬頭這一天還不準做針線活,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,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。
為什么戲曲演員都要化妝?四大古典戲曲也稱什么
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、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。它起源于原始歌舞,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,戲曲有著自己獨特的表現手法和動作,一眼看就可以分別(5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17為什么戲曲演員都要化妝?戲曲的演變過程
戲劇,指以語言、動作、舞蹈、音樂、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。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,即劇本。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,常見的包括話(19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17唐朝的戲曲有什么特點 ?我國第一部戲曲史是
我國的戲曲獨具的審美特征是綜合性、虛擬性、程式化,與希臘悲劇和喜劇、印度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,每個年代戲曲文化的特點也是有著各自的差異和獨特表現,下面我們(10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17我國傳統戲曲劇種有哪些?戲曲中有什么道具
黃梅戲與京劇、越劇、評劇 、豫劇并稱“中國五大戲曲劇種”,京劇是我國流行最廣,影響最大的劇種,被稱為國粹;昆曲被稱 為百戲之祖。因為看的出我國傳統戲劇劇種豐富多(26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17